2025年9月30日,贵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全体人员,联合贵州深投创业孵化投资有限公司人员,于南校区A3栋五楼会议室开展“传达学习贵州民族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”专题学习会。会议由中心主任王长城主持,围绕9月28日-29日党代会核心内容,结合中心工作实际,深化对报告精神的理解与实践转化。

(会议现场)
会上,王长城主任首先传达党代会核心精神。他指出,校党委书记吕国富所作的报告,既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“一校一址”办学、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获批等里程碑成就,更明确了“主线立纲、人才聚势、学科融创、数治赋能”的发展思路,其中“铸魂育人固本工程”“科技创新策源工程”等重点任务,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结合自身与会讨论经历,他强调,创新创业工作必须紧扣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线,锚定“服务贵州特色、培育双创人才”目标,将报告中“3M协同创新模式”“人工智能+X复合型人才培养”等要求,转化为中心的具体工作路径。
随后,中心全体人员与企业代表围绕报告精神展开研讨,并结合工作实际作表态发言。王长城主任指出,继续以学校“1+4+N”双创教育模式为核心,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,推动“民族文化创新实践”“乡村振兴创业方法”等内容融入课程,指导学生聚焦“非遗技艺数字化转化”“民族特色文旅品牌、产品开发”等主题开展项目,组建跨学科双创小组,以项目式教学改革为目标,让双创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。雷邦副主任在讨论中强调,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确保各项双创活动与党代会精神同频共振。他指出在项目评审、课程建设中强化规范意识,做到“宣传不跑偏、执行不走样”,推动双创工作既服务学校大局,又彰显育人实效。魏老师提出,要将党代会报告精神融入日常双创课程设计,推动“项目制+跨学科”教学改革落地,引导学生围绕民族文化、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实践,在创新中传承、在创业中担当。贵州深投创业孵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梓腾表示,将全力配合学校大学科技园建设,联合中心打造“民族文化双创孵化+区域产业服务”特色平台,共建“非遗产业化实训中心”“富矿精开技术学生实践基地”,为学生提供真实创业场景,助力科研成果向贵州“富矿精开”战略、民族文化产业需求转化。
此次学习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、明确了方向。下一步,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将以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,深化与共建企业的协同合作,把“1+4+N”双创模式做大做细做实,推动双创工作与学科建设、产业需求、民族团结教育同频共振,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注入双创动能。
图/文:黎雨江
一审:魏 畑
二审:雷 邦
三审:王长城